跳至主要內容

我的知识管理方案

Milton原创大约 8 分钟知识管理

知识管理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,不让那些记录知识的笔记永远地存放在没人问津的角落,只有流通起来的知识才是知识。许多人的知识管理仅仅是记录自己所遇到的知识,做一些的摘抄便自认为是掌握了知识,然而,衡量掌握知识的标准永远是能够使用自己的话讲知识描述出来,分享给别人。所以,知识的学习应当是一个循环的系统,我们从外界获取知识,做相对应的整理、思考、记录,最后再传播回外界,让知识从我们自身流转出去,才是掌握知识的正确途径。

知识管理便是构建起以知识循环为目的的方法论,从知识的输入、整理、输出三个方面描述该如何处理信息并整合为知识,并将知识输出给外界。

知识输入

知识输入主要说的是信息的获取,目前我的知识来源有两个方面:书籍文档和网络上阅读到的各式文章。

书籍文档

书籍,应当是我们获取知识首要的方式,许多经典的知识都已经被印刷成知识广泛传播开来了。

文档主要是指互联网上的一些在线文档,纸质书籍的出版在知识更迭快的领域存在滞后性,许多人就选择在网上发布在线文档来传播知识。这一点在编程开发中情况较多。

统一信息源

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,有多种多样的消息渠道能够满足我们找寻信息的需求:搜索引擎、论坛、博客、公众号等等。但是散落各处的信息十分不利于整理收纳,当需要关注固定创作者的文章时,也缺少手段实时跟踪。

由此,可以使用 RSS 工具帮助我们整合网络上我们需要跟踪的信息资源和博主,只需要在同一个地方处理各个来源的信息,如同社交媒体一般订阅我们感兴趣的内容。

知识整理

对于获取到的信息和知识,要对其进行处理加工。传统的方式也许就是在纸质的笔记本或是在线的笔记软件上摘抄,收藏自己读到的文章,但这样的方式可能会陷入【收藏家谬论】,一旦收藏文章后,就没再打开阅读了。另一方面是对于摘抄的知识,仅仅只是抄,并没有处理成属于自己的知识,也无法向别人表达相关的知识点,这样也称不上是好的知识整理。

要谈到如何整理知识,就要从如何构建自己的笔记结构和使用流程讲起。

卡片盒笔记系统

卢曼卡片盒笔记系统是一个高效的知识管理框架,它的特点是:

  1. 原子化的笔记,每条笔记只能包含一个知识;
  2. 强调笔记之间的关联,通过超文本来双向链接笔记;
  3. 必须要用自己的话来写笔记的主体内容; 使用这样的卡片盒笔记系统作为知识管理的框架,最大的好处是展示了笔记之间的关联,更有利于在想法之间建立联系,激发灵感;能够避免笔记在时间推移后变得臃肿不堪。同时,卡片盒笔记系统并不强调笔记的层次结构,这就降低了写笔记时的心理负担。

提示

很多时候我们会犹豫笔记该放在哪层文件目录下,但是现在我们只要在随意位置新建笔记后建立链接就可以了。

当然,卡片盒笔记系统中不止有非线性的双向链接,也有结构化的笔记来统一索引导航到不同的卡片当中。这类笔记叫做枢纽笔记,是一个关于其他笔记及其联系的笔记,它可以作为快速通道,在笔记网络中导航,类似于一个目录。

渐进式的总结笔记

除了以卡片盒笔记系统原则建立的笔记外,我还使用了渐进式总结笔记来处理摘录文章,因为在摘抄别人的文章后,为了不陷入收藏家谬论,就需要不断阅读文章,总结出文章精华,方便后续回顾时迅速领会文章内涵,因为最后的总结都是以自己的话来书写的。这样处理也能降低摘抄时的精力开销,把一部分的总结工作留待未来的自己处理,也说不定在多次的阅读过程中激发另外的灵感和触动,与其他知识联动起来。

渐进式的总结笔记有不同的总结层次:

  1. 原文摘要:摘抄文章原文,在首次阅读文章时复制的文章原句,充当后续总结的素材;
  2. 重点摘要:将原文中的重要句子提炼出来,并将核心观点高亮,方便后续总结抓住重点;
  3. 关联笔记:关联在阅读中发现的新概念、新观点、新知识;
  4. 总结:最后以自己的话总结文章的核心内容

层次结构与编码

使用卡片盒笔记系统不意味着整个笔记系统里就只剩下双向链接了,传统的文件夹层次结构同样保留在原来的系统当中 [1]。文件夹可以按照自己关注的领域和知识做一个个性化的文件目录,虽然也有实践是采用中图分类法进行的,但是我认为这样使得文件目录过于死板,暂时没有采用。

当我们有文件夹这样的树形结构时,就可以引入编码来帮助提升文件夹在知识库中的显示效果。

提示

编码很重要。 编码系统是一套树形结构,为追踪笔记提供了唯一性的地址。

我的笔记编码一共有三位,每一位都是十六进制。对于不再更新的笔记分类,就及时归入存档当中,可以减少编码消耗。编码有三位意味着会有三层的树状结构,一般常用的是两层,第三层可以存放细碎、原子化的笔记,不使用编码,由外层的枢纽笔记或者关联图谱访问。

笔记分类

目前我们已经有卡片盒笔记形成的原子化笔记和枢纽笔记、为了总结文章的渐进式总结笔记,为了更好地区分笔记的不同用途,我又更加细化了两种笔记类型,最后形成了以下五种的笔记:

  • 常青笔记:原子化的概念、知识点,借用了常青笔记的名称;
  • 摘录笔记:阅读过程中所记的笔记,渐进式总结文章内容;
  • 枢纽笔记:串联起不同的笔记,提供导航作用
  • 杂谈笔记:个人相关的经历笔记,非知识类笔记,通常较为孤立
  • 工具文档:用来记录一些工具使用的教程,会添加自己的心得

标签

标签是文件夹层级外的层级结构,能够额外的为笔记添加分类属性,而且是多种分类属性。在这一方面我采用个性化的主题词来给笔记打上标签,在有需要的时候使用。

实践载体

综上表述的笔记系统结构和个性化笔记需求,最终选择 Obsidian 这个笔记软件来作为知识管理的实践载体。对我来说,Obsidian 有以下的功能契合我的笔记需求:

  1. 易操作的文件管理
  2. 通用的文件存储格式
  3. markdown语法支持,并能即时渲染,所见即所得
  4. 大纲视图
  5. 双向链接,并提供了可视化的关系图谱
  6. 多端可用
  7. 数据本地化存储,非云笔记

另外,Obsidian 还具备了开放的插件市场,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使用不同的插件来扩展笔记的使用方式,例如绘图、笔记统计等功能。

笔记软件的功能不应该限制我们写笔记的方式,Obsidian 也不是唯一的选择,或许随着时间的流逝,Obsidian 在未来的某一时间也无法使用。那么我们在选择笔记软件的出发点就一定要有危机意识,尽量选择通用文件属性、本地化数据存储的软件,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我们辛苦建立起的知识库,降低笔记迁移的成本。

知识输出

看一篇博客很快,但写一篇博客还是挺难的,尤其是技术写作,会需要将网状的内容线性化的叙述给读者[2]。发表的文章和笔记也不尽相同,要根据可读性做适当的拆分和丰富。这个过程同样锻炼人的表达能力,利于在输出的过程中加深知识的理解。

常见的知识分享方式是在文章平台发布和搭建自己的个人博客。前者会被平台监管,但有机会获得稿费;后者由自己掌控,不存在平台关闭的风险。


  1. TOC 和 MOC:重组我的 Obsidian 和 Zotero 知识管理系统open in new window ↩︎

  2. 技术写作的首要诀窍open in new window ↩︎